알려드림

絕對不推薦購買的健康食品5種,吃了就虧大了!

  • 撰写语言: 韓国語
  • 基准国家: 所有国家country-flag
  • 食物

撰写: 2024-03-29

撰写: 2024-03-29 20:43

絕對不推薦購買的健康食品5種,吃了就虧大了!

我會告訴大家5種吃了就等於被當冤大頭的保健食品,絕對不推薦。許多人會尋找維他命、Omega-3等保健食品來補充,以維護健康。但您知道有些食品或營養補充品買了根本是在浪費錢嗎?購買時請務必參考。

1. 酵素產品

吃了就等於被當冤大頭的保健食品,第一個就是酵素產品。廠商會宣稱酵素就像活的生物一樣,但酵素並不是活的微生物或菌類。酵素原本是保健食品的一種,但由於缺乏科學證據證明其功效,因此最終被排除在保健食品的範疇之外。
 
而且,酵素要進入人體內發揮作用,需要同時滿足特定溫度和特定酸鹼度的條件,這兩個條件同時滿足的可能性非常低。
 
因此,市面上販售的酵素產品大多數都只是白白吃,毫無作用。像是很多人常吃的蛋白質分解酵素「鳳梨酵素」,也是一種在體內不易活化的典型酵素。
 
網路上充斥著穀物發酵酵素或穀類發酵酵素的資訊,但這些酵素在什麼溫度和什麼酸鹼度下會活化,根本就沒有相關研究。因此,看到網路上或社群媒體上鋪天蓋地的假評價,然後相信酵素對消腫、減肥、排毒、增強免疫力有益而服用,那您就真的被當冤大頭了。


2. V臉產品、消水腫產品

吃了就等於被當冤大頭的產品第二個是V臉產品、消水腫產品。仔細觀察這些號稱能消水腫或打造V臉的產品,會發現它們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宣稱能防止因吃太鹹而導致的水腫。也就是說,這些產品無法解決因身體某個部位出問題或肥胖而導致的水腫。問題是,它們連防止因吃太鹹而導致的水腫都做不到。
 
觀察消水腫產品會發現,它們通常含有香蕉、南瓜、甜菜、辣木、玉米鬚等富含鉀的水果或蔬菜粉末或萃取物。
 
鉀可以幫助排出體內鈉,因此可以預防因吃太鹹而導致的水腫,但問題是,只有食用大量這些食材的原型才能攝取足夠的鉀,才能產生有意義的效果。而消水腫產品使用的粉末、萃取粉末、果汁等,根本不可能產生任何效果。
 
有些產品還添加各種中藥材,聲稱能消水腫,但一包小包裝裡能添加多少中藥材呢?而且中藥材的味道不好,也不可能添加太多。
 
這種產品就別當食物吃了,直接去中醫診所看診,請醫師開立中藥處方吧。號稱能排毒或打造V臉的食品或營養補充品,吃了就等於被當冤大頭。如果吃太鹹導致水腫,還不如直接吃香蕉來得有效。


3. 沒有保健食品標誌的益生菌產品

吃了就等於被當冤大頭的產品第三個是沒有保健食品標誌的益生菌產品。購買營養補充品時,如果沒有保健食品標誌,最好就不要購買。
 
其中,最需要注意的就是益生菌。益生菌(益菌)產品如果沒有保健食品標誌,就請不要食用。生產這種產品本身就是不道德的行為。
 
為什麼要建議大家不要吃沒有保健食品標誌的益生菌產品呢?因為我們無法知道產品中使用了哪種狀態的益生菌、添加了多少益生菌、益生菌的存活率是多少。
 
可能只有一種菌株,也可能使用了保存狀況不佳、益生菌都死光的原料。即使產品宣稱含有活菌,只要沒有進行功能性廣告,在法律上就完全沒有問題。


4. 薄膜型蜂膠產品


吃了就等於被當冤大頭的產品第四個是薄膜型蜂膠產品。大多數薄膜型蜂膠產品都不是保健食品,因此我們無法得知產品中使用了多少蜂膠,以及類黃酮的含量。兒童很容易接受這種產品,是因為在生產過程中,廠商更注重口感,而非蜂膠本身。食用這種產品根本沒有任何效果。
 
雖然也能找到以保健食品形式推出的薄膜型蜂膠,但我也不推薦這種產品。雖然是保健食品,但類黃酮含量卻非常低。保健食品的類黃酮含量如此之低的原因是,當將蜂膠產品製成口腔抗菌用途時,並沒有規定「類黃酮含量必須達到多少」。
 
換句話說,它只是表面上是保健食品,實際上可以比一般食品多添加一點蜂膠而已。如果薄膜型蜂膠產品中使用的蜂膠含量和類黃酮含量都很充足,那食用這種產品也無妨。


5. 多功能車前子產品

吃了就等於被當冤大頭的產品最後一個是多功能車前子產品。最好不要選擇含有車前子和其它功能性成分的多功能車前子產品。
 
因為車前子會隨著糞便排出體外,而其他功能性成分也會隨著車前子一起排出。結果就是,益生菌沒有發揮任何作用,只是進到我們的嘴巴裡,然後又從糞便排出體外。
 
當然,有些功能性成分進入人體後會迅速溶解或融化,即使被困在車前子凝膠中,也可能穿過凝膠並被吸收一部分,但這些成分很大一部分仍會與車前子一起排出體外。
 
因此,選擇車前子產品時,最好選擇不含其他功能性成分的產品,而且食用車前子時,最好不要同時服用其他營養補充品。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