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정보마을
- 유용한 정보들을 공유해 드립니다.
我將為您介紹憂鬱症自我診斷的3個症狀和克服方法。即使是健康的人,也有可能在某個時刻罹患憂鬱症。憂鬱症發生的原因有很多,但應對方法也非常重要。請記住身體發出的憂鬱症信號,並努力克服它。
憂鬱症症狀
憂鬱症就像人的心情也像天氣一樣,我們的心情不斷地發生細微的變化,但其中一種情緒,也就是憂鬱感,始終停留在我們內心深處。如果這種情緒持續2週以上,通常就被稱為憂鬱症。接下來,我將說明罹患憂鬱症後會出現哪些變化。
1. 生活習慣改變
我們談到憂鬱症時,通常只會想到情緒狀態,但實際上,飲食習慣和睡眠週期等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因此,有些人會突然食慾下降、失眠,或者相反地,容易感到嗜睡。行為方面也會出現很多變化。不要輕易忽視這些變化,而應當自我反省,思考這些變化產生的原因。
2. 意願下降
什麼都不想做,覺得所有事情都索然無味,而且經常顯得毫無動力,就像懶散地待著一樣。
3. 負面想法
最常見的特徵是,負面想法不斷在腦海中盤旋,這種現象稱為反芻。我們所說的反芻,指的是反覆思考。也就是不斷地在腦海中重複某種特定的想法。
但如果這些想法是具有建設性和積極性的,那倒還好,問題是這些想法往往帶有負面內容。例如,一直懊悔過去犯的錯誤,或提前擔心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
更嚴重的問題是,人們會持有錯誤的信念,例如『我做什麼都不會成功』、『所有人都討厭我』,這些負面的信念不斷在腦海中盤旋。
這樣一來,就會持續保持憂鬱的情緒,而持續保持憂鬱的情緒,就會導致憂鬱狀態持續存在,這就是問題所在。然而,這些反芻的想法往往是扭曲的。如果這樣下去,情況可能會變得更糟。
因此,与其過度壓抑這些錯誤的內心聲音,不如試著以客觀的態度看待這些聲音。並告訴自己『這些想法並不總是正確的』,然後思考這些想法是如何扭曲的。
思考『為什麼我會產生這些扭曲的想法』,以客觀的態度審視這些想法,其中既有真實的部分,也有虛假的部分,區分這些真假並獲得相關的訓練,也是治療的一部分。
總結
因此,我們不需要過於僵化地看待內心的波動,而是讓心境自然地流淌。我們需要接受當下的狀態,在面對特定情況時,不要強迫自己逃避或克服,而是盡力做到自己能做到的事情。
评论0